时间:2023-05-07 11:50:01 | 浏览:333
中国曾经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也是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70年代的中国,全是一望无际、川流不息的壮景,一列列自行车大军,就像是流动的长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一起,成了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一辆自行车代表着一种“奢侈”的代步方式,它的地位不亚于如今的奔驰宝马。在1962年到1986年间,中国全国的自行车实行凭票供应,牌子主要有三个:上海产的“凤凰”和“永久”,以及天津产的“飞鸽”。
“草窝里飞出金凤凰”
凤凰自行车的品牌创建于1959年。1958年,由当时上海267家小厂合并组建而成的上海自行车三厂,就是凤凰自行车厂的前身。成立后不久,凤凰牌自行车就成了家喻户晓的自行车名牌,一时间供不应求。七十年代,中国大街小巷上,凤凰牌自行车随处可见。在商店里,凤凰牌自行车总是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成为消费者“买车”的首选。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凤凰”是吉祥和高贵的象征,因此,凤凰牌自行车也成了姑娘出嫁时一份很有面子的嫁妆。九十年代初,国内出口的自行车,有三分之一是凤凰牌。
1992年,上海凤凰自行车公司成立。一年后,凤凰自行车公司整体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年,凤凰牌自行车的年生产量跃过了500万辆大关。 然而,同一时期,由于技术门坎不高,中国自行车零部件生产厂和整车厂的数量都大幅增加,国内自行车生产进入了饱和期。而凤凰自行车厂当时并没有想办法增强自身竞争力,反倒是通过收回品牌使用权的方式,试图使其它小厂无法借力自己的品牌效应。但事与愿违的是,经过多年联营,那些“小厂”早已具备了相当的生产能力,在脱离凤凰自行车厂之后,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品牌,把凤凰牌自行车拖入了低价竞争的泥潭。 与此同时,台资和外资自行车公司也借机打入了中国大陆市场。1992年,全球自行车生产销售领域最具规模的公司之一——台湾巨大机械工业,在江苏昆山独资设立了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捷安特等外来品牌从一开始就避开了低价竞争,把产品定位于中高档,不仅保留了足够的盈利空间,也挤压了凤凰牌自行车等老品牌的生存空间。
直到2010年,上海凤凰终于引进民营资本,进行体制改革,并且扩展产品线,开始生产销售自行车、电动车、童车以及轮椅车等多元化产品,走上了“凤凰涅盘”之路。
永久牌自行车
永久牌自行车的历史,比”凤凰“还要早上近20年。
上海第一家自行车生产厂,1940年在上海东北角的唐山路开业,这就是上海永久的前身——昌和制作所。它也是中国最早的自行车整车制造厂家之一。当时生产的“铁锚牌”自行车,统一规格26寸,清一色都是黑色。新中国成立后,工厂设计了一个新商标。受当时中国与苏联友好关系的影响,新商标是一只北极熊站在地球顶端,品牌被暂时定名为“熊球”牌。最后,车厂决定采用“熊球”的上海话谐音“永久”,作为品牌名称。值得一提的是,永久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国有自行车厂,还研制了统一全国自行车标准和规格的“标定车”。
1957年,工艺美术设计家张雪父先生设计了家喻户晓的“永久牌”标志,沿用至今。这个由“永久”二字变形而成的品牌标志,构思精妙,简洁生动,叫人过目难忘。
1979年,永久打入了美国市场。时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的老布什,还特地骑了永久牌自行车,与他的夫人芭芭拉在北京天安门金水桥畔合影留念。
老布什与其夫人在天安门前合影
上世纪七十年代,永久牌自行车在人们心目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许多人买不起或是买不到永久车,就去买一大堆永久的配件来,自己动手组装。组装的自行车,常常像传家宝一般,从父亲传到孩子手里。当时,永久牌自行车曾经位列“四大件”之首,排在后三位的,是上海的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和青岛的红灯牌收音机。
为了把心爱的自行车改造的“与众不同”,那时的人们也是绞尽脑汁。有的人用彩色的塑料带,把自行车的大梁、三角架缠起来,或用绒布把自行车的大梁、三角架及重要部位细细地缝包上,看上去像给自行车穿上了衣裳,不知是骑车人怕心爱的自行车受到磕碰,还是怕心爱的自行车着凉、感冒、发烧。甚至有爱炫耀的骑车人,把自己的自行车打扮的犹如一个花枝招展,搔首弄姿的风情女子。他们用彩色反光的塑料片,固定在自行车前后轮的车条中,并把彩色塑料球串起来绑在前后车轮的车轴上,给自行车把套上漂亮的镂空把套,把套下方留有长长的流苏穗子。每每骑车人招摇过市,自行车前后轮中的彩色反光片,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耀人眼目,前后车轴上的彩色塑料球在转动的车轮中跳跃飞舞,车把上长长的穗子在流动的风中,千娇百媚婀娜多姿。路人们目瞪口呆,羡慕的要死。那情景就像现在人们在大街上看到卡迪拉克之类,目光中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从七八十年代直到上世纪末,自行车不仅是许多中国家庭的代步工具,还是重要的运输工具,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吃和用,都能靠它运回家。甚至爸爸接孩子放学,也能让小孩坐在自行车架上,笃笃定定“荡”回去。也因此,上海人给了自行车一个爱称,叫“老坦克”。
中国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做《十七岁的单车》,主人公小贵为了能拥有一辆漂亮的银色单车而拼命地送快递。而如今,越来越多家庭的代步工具出现,七八十年代小青年日夜渴望能拥有一辆自行车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回想起那个自行车的时代,似乎是许多人的集体记忆与感情认同,它代表着童年、代表着白衣飘飘的校园记忆、代表着十七岁的青春物语。
你有什么关于自行车的回忆?
欢迎点击右下角“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来源:李涵说历史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世界最大的自行车王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把自行车当作主力的交通工具了,不过由于后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制造业的发展,自行车才开始慢慢退出主力的交通工具。不过在曾经自行车都是每家每户都想得到的交通工具,不过由于
豆某某夫妻开设网店销售品牌自行车,实际却是订购假冒品牌自行车进行转卖的“二道贩子”。近日,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被告人豆某某、郭某某提起公诉。自行车厂小工变身网店老板2014年,豆某某在某自行车厂打工,主要负责给自行车
这么时髦的电动自行车你见过吗?在近日举办的“2023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设计大赛”中,凤凰的参赛产品“EM-BIKE锂电自行车”从300件参赛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另外两款参赛产品“C8-AX城市休闲锂电自行车”和“C6-pro哈雷锂电
喜德盛和美利达两个品牌相比较,主观来讲,我个人会选择美利达,因为品牌效应更强。客观来讲,高端车推荐美利达,中低级车两个品牌均可选择,喜德盛的经济型价位整车现在做得很不错。具体原因如下:美利达和喜德盛的现状: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利达,在
在当今的社会,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不过作为上世纪每家每户必备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是一款日常代步的交通工具,虽然现在的自行车在发展与以前的自行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变速系统的升级、车架的材料的升级等等,这些新式的自行车由于价格上相差比较大,想
导读:70年代一辆“凤凰牌”自行车160元,放到现在相当于多少钱?七十年代,结婚有“三转一响”,“三转一响”分别是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很多家庭办不到,二八大杠乡间土路载二百多斤,当时的我只有一百斤,一路上都是站着骑 不敢坐下,因为
当时自行车凤凰第一,永久第二,飞鸽第三。其它都是杂牌。那时候的自行车质量比现在还好,样式也更经典。凤凰单通是在1百50元左右,双通加重稍贵些,永久,飞鸽,红棉,就更便宜些了。不过"26寸"车美观,轻巧,不比"28寸"便宜呀,还贵一点,链条全
50年代至80年代国产三剑客自行车:飞鸽,永久,凤凰自行车,那时购“三转一响”还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工业券才能购到,那年代凤凰牌自行车中是王牌了,永久为二,其他杂牌红棉等在后,想买一部凤凰单车难上加难。三转一响,娶老婆不讲有车有房,今日这些马
雨果曾说:“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野总是不断变化的“从人类文明出现的那一天起,人类就从未放弃过对科学技术的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引领着时代的发展。而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时代产物。就拿结婚时需要准备的三大件来说,50年
六,七十年代: 三大名牌自行车:凤凰,永久,飞鸽。那个年代三大名牌自行车,凤凰,永久,飞鸽。前两种产品是上海产飞鸽天津产全凭票,市场上买不到,骑上一台这样的车子是很牛的。当时新人结婚流行的四大件,成为“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
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物价,70年代新人结婚的彩礼有一种说法就是“三转一响”,又名四大件。包含了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所以在当时的很多家庭能拥有这四大件东西。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又升级了:自行车带冒烟儿滴、缝纫机带锁边
在七十年代流行这样的一句话:“飞鸽快。永久耐。凤凰永不坏。红旗也不赖。白山天天坏”。那时候自行车也限购,要自行车票和工业券。凤凰、飞鸽、永久三大品牌需要票,其他品牌不需要。当年最好的自行车有三种型号,永久13型,凤凰18型,飞鸽22型,据说
说怀念以前的我人们,大多是怀念那时的生活节奏,不是怀念以前的物资生活水平。怀念以前的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和单纯的美妙,七八十年代的三转一响,是人们非常向往的东西。如果那家有一样,那他家的生活水平相当不错了。七八十年代,结婚必备“三转一响”,手表
还记得永久和凤凰牌的自行车吗?一个时代的标志,多少人心中的骄傲,有了它便是身份的象征,还是父母年代结婚必不可少的物件,可现在大街小巷不再有它的踪迹,只有形形色色的电动车穿梭在其中70年代初上海自行车三厂生产的凤凰牌自行车,当初可是抢手货风靡
当时流行这样的顺口溜:“飞鸽快,永久耐,骑着凤凰谈恋爱, 红旗骑不了一礼拜。” 当年的凤凰、永久,是自行车中的奔驰宝马。还有飞鸽都是当时的豪车。当初有名的自行车上海的永久,凤凰。天津的飞鸽。北京的红旗。青岛的大小金鹿。沈阳的长白山。后来的三